|
 |
東方莢果蕨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拼音名】Dōnɡ Fānɡ Jiá Guǒ Jué
【別名】大葉蕨、馬來(lái)巴
【來(lái)源】 藥材基源:為球子蕨科植物東方莢果蕨的根莖或莖葉。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Matteuccia orientalis(Hook.)Trev.[Struthiopteris orientalis Hook.] 采收和儲(chǔ)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凈,曬干或鮮用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植株高達(dá)100cm。根莖直立,連同葉柄基部密被披針形大鱗片。葉簇生,二型;營(yíng)養(yǎng)葉的葉柄長(zhǎng)30-80cm,禾稈色;葉片長(zhǎng)橢圓形,長(zhǎng)50-80cm,寬25-40cm,頂端漸尖,深羽裂,基部不變狹,葉軸和羽軸疏被狹披針形鱗片,二回羽狀半裂;羽片長(zhǎng)12-22cm,寬2.5-3cm,裂片邊緣略具鈍齒;側(cè)脈單一;孢子葉一回羽狀;羽片栗褐色,有光澤,向下面反卷包被囊群成莢果狀。孢子囊群圓形,生于側(cè)脈的分枝頂端,成熟時(shí)匯合成條形;囊群蓋白膜質(zhì),近圓心形,基部著生,向外卷蓋囊群,成熟時(shí)壓在囊群下面,最后散失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700-2600m的山坡陰濕灌木叢中或山谷路旁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、中南及陜西、甘肅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臺(tái)灣等地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含莢果蕨素(matteucin),甲氧基莢果蕨素(methoxymatteucin),莢果蕨酚(matteucinol),去甲氧基莢果蕨酚(desmethoxymatteucinol)。
【性味】苦;涼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(fēng);止血。主風(fēng)濕痹痛;外傷出血
【用法用量】?jī)?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 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