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鍋鏟葉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拼音名】Guō Chǎn Yè
【別名】龍球果、鬧蛆葉、老鼠鈴。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西番蓮科植物圓葉西番蓮的全株。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Passiflora henryi Hemsl. 采收和儲(chǔ)藏:夏;秋季采收;洗凈;曬干
【原形態(tài)】攀援草質(zhì)藤本,長(zhǎng)2-3m。具纖細(xì)卷須。幼莖被毛,后漸變無毛,具5棱。葉互生;葉柄長(zhǎng)1.5-4cm,近頂端有1對(duì)腺體;葉堅(jiān)紙質(zhì),近圓形或扁圓形,長(zhǎng)3.5-5.5cm,寬3-6cm,先端圓鈍截形,有時(shí)稍急尖,基部圓形近心形,背面有白粉及2-6個(gè)腺點(diǎn);全緣。聚傘花序腋生,被毛,有2-6朵花;花綠白色,5數(shù);萼片被微毛,無附屬物;花瓣略窄于萼片;副花冠2輪,絲狀;雄蕊的花絲開展;子房近球形,被白色柔毛,晨果逐漸脫落,花柱3。漿果球形,直徑1.2-1.5cm,成熟時(shí)紫黑色;ㄆ6,果期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450-1600的山坡或溝谷灌叢中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等地。
【性味】味苦;微甘;性溫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祛濕;益肺止咳。主痢疾;肺結(jié)核;支氣管炎
【用法用量】?jī)?nèi)服:煎湯,10-15g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 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