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黑鵝腳板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
【拼音名】Hēi é Jiǎo Bǎn
【來源】為傘形科植物直刺變豆菜的全草。春、夏采收,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 直刺變豆菜,又名:直刺山芹菜。 多年生草本,無毛,高8~50厘米。根莖短,黑色。莖直立,1~6條,上部分枝;~圓心形或心狀五角形,長2~7厘米,寬3.5~10厘米,掌狀3全裂,中裂片楔狀倒卵形或菱狀楔形,側(cè)裂片斜楔狀倒卵形,所有裂片先端2~3淺裂,邊緣有不規(guī)則鋸齒或短刺芒狀齒;葉柄長5~26厘米;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,唯葉柄較短;花序下的葉僅作3深裂。傘形花序,具2~3分枝,頂生;總苞片3~5,狹長橢圓形或狹披針形;傘幅3~8;小總苞片約5枚,線狀披針形;花梗6~7;花白色、淡藍(lán)色或淡紫紅色;雌花1朵居中央,無花梗,萼片5,花時橢圓狀披針形,果時芒刺狀,花瓣5,子房下位,2室,花柱2;雄花數(shù)朵,在雌花周圍,有花梗。雙懸果,橢圓形,長2.5~3毫米,棱明顯;皮刺短而直,先端無鉤,有時基部連成薄膜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坡林下、溪邊。我國西北、華東、華中、華南、西南等地均有分布。
【性味】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苦,溫。
【功能主治】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清熱,解毒。治麻疹后熱毒未盡,耳熱瘙癢,跌打損傷。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外用:搗敷。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 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