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假鵲腎樹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云南中草藥》
【拼音名】Jiǎ Què Shèn Shù
【別名】止血樹皮、清水跌打、滑葉跌打(《云南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?浦参锛蠃o腎樹的樹皮。秋季采集。取皮曬干,碾粉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喬木,高達15米,胸徑達25厘米。樹皮灰褐色或褐色,平滑,近無毛。有乳狀樹液,葉革質(zhì),橢圓狀矩圓形或倒矩圓狀披針形,長8~15厘米,寬2~3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全緣,側(cè)脈水平伸展,細而密,邊緣閉鎖;葉柄長1~2厘米;▎涡,雌雄同株,雄花序單生或成對,呈蝎尾狀聚傘花序,有苞片3枚,花被片5,雄蕊5,退化雌蕊小,線形;雌花單生于葉腋或雄花序上,有小苞片4枚,花被片4~5,近圓形,有柔毛,子房近球形,花柱頂生,2線形分枝,被褐色短毛。果近球形,包藏于擴大的花被內(nèi);ㄆ谇锒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水邊多巖石的雜木林中。分布云南、廣西、廣東。
【性味】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:苦辛,溫。
【功能主治】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:消炎止血,鎮(zhèn)痛祛瘀。治消化道出血,胃痛,外傷出血,跌打,風濕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;或研末,1~3錢,分三次服。外用:研末撒。
【附方】 ①治消化道出血:滑葉跌打。研末,每日三至八次,每次三分至一錢,開水送服。 ②治外傷出血:滑葉跌打。研末,外撒患處。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 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