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金蘭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始載于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。
【拼音名】Jīn Lán
【英文名】Falcate Cephalanthera
【別名】椏雀蘭、頭蕊蘭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蘭科植物金蘭的全草。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Cephalanthera falcata (Thunb). Lindl.[Serapias falcata Thunb.;Epipactis falcata Thunb.;Cephalanthera japonica A.Gray] 采收和儲(chǔ)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曬干或鮮用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金蘭,陸生植物,高20-45cm。具多數(shù)細(xì)長的根。莖直立,基部具3-5枚膜質(zhì)鞘。葉互生,4-9枚;葉片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8-15cm,寬2-4.5cm,先端漸尖或急尖,基部抱莖。總狀花序頂生,具花5-10朵;花苞片很小,短于子房;花黃色,不張開或稍張開;萼片菱狀橢圓形,長13-15mm,頂端鈍或急尖,具5脈;花瓣與萼片相似,但較短;唇瓣長8-9mm,分前后兩部分,基部具囊;唇瓣前部近扁圓形,長約5mm,寬8-9mm,前部不裂或3裂,上面具5-7條縱褶片,近先端處密生乳突;唇瓣后部凹陷,內(nèi)無褶片;側(cè)裂片三角形,或多或少抱蕊柱;囊明顯伸出側(cè)萼片之外,先端鈍;花粉塊2,有裂隙,粒粉質(zhì);柱頭較大,子房條形。蒴果;ㄆ4-5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地林下陰濕處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甘肅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【性味】甘;寒
【歸經(jīng)】肝經(jīng)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瀉火;解毒。主咽喉腫痛;牙痛;毒蛇咬傷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;鮮品加倍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【各家論述】《新華本草綱要》全草:有清熱,瀉火的功能。用于喉痛、牙痛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