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羅漢松葉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廣東中藥》Ⅱ
【拼音名】Luó Hàn Sōnɡ Yè
【別名】江南柏葉、江南側(cè)柏葉(《廣東中藥》Ⅱ)。
【來源】為竹柏科植物短葉土杉或土杉的枝葉。全年可采。剪取枝葉,曬干。
【生境分布】主產(chǎn)廣東。
【性狀】短葉土杉的干燥枝葉,枝條粗約2~5毫米,外表淡黃褐色,粗糙,密被三角形的葉枕。葉互生,螺旋狀排列,甚密,狹披針形,長5~7厘米,先端短尖或鈍,上面灰綠色至暗褐色,下面淡黃綠色至淡棕色。氣微,味淡。土杉的干燥枝葉,葉片較長大,長7~13厘米,排列較疏。其他與短葉土杉的葉相同。以色青綠,少梗,無老莖者為佳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 短葉土杉葉含坡哪甾酮A,樹皮含鞣質(zhì)、樹脂、揮發(fā)油。 土杉葉含揮發(fā)油,內(nèi)含α-蒎烯、β-蒎烯、莰烯、畢澄茄烯和羅漢松烯。又含昆蟲變態(tài)激素蛻皮甾酮、坡哪甾酮A及羅漢松甾酮A、B、C、D并含雙黃酮:扁柏雙黃酮、新柳杉雙黃酮、金松雙黃酮、竹柏雙黃酮A、竹柏雙黃酮B等。心材含羅漢松酸、雙聯(lián)陶塔酚、陶塔酚、半羅漢松酸。
【性味】《廣東中藥》Ⅱ:性平,味淡。
【功能主治】《廣東中藥》Ⅱ:止吐血、咳血。每用一兩,加蜜棗二個煎服。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