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泡花子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四川中藥志》
【拼音名】Pào Huā Zǐ
【來源】為山礬科植物黃牛奶樹的樹皮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 黃牛奶樹,又名:水冬瓜、花香木。 常綠喬木或灌木,形態(tài)常多變化。芽及幼枝均被灰褐色短柔毛。單葉互生,革質(zhì)或紙質(zhì);披針形。橢圓形或倒卵形,長(zhǎng)約20厘米,寬約6厘米,頂端急尖或漸尖,基部楔形或?qū)捫ㄐ,邊緣有鋸齒,上面平滑、綠色,下面淡綠色,中肋凸出,上疏生白毛;葉柄長(zhǎng)約1.5厘米。穗狀花序,腋生,無毛或有短細(xì)毛,長(zhǎng)為葉柄的2~6倍;苞片和小苞片邊緣有腺點(diǎn),小苞有粗毛;花萼長(zhǎng)約2毫米,無毛,5裂,裂片覆瓦狀排列;花冠白色,裂片長(zhǎng)約4毫米;雄蕊多數(shù);較花冠為長(zhǎng),花絲基部合生成不顯著的五體雄蕊;子房下位,頂端無毛。核果球形,直徑4~6毫米,頂端縊縮,宿存萼裂片直立;ㄆ4~5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野。分布浙江、四川、福建、廣東等地。
【性味】性涼,味苦澀,無毒。
【功能主治】散寒清熱。治傷風(fēng)頭昏、熱邪口燥及感冒身熱。
【用法用量】?jī)?nèi)服:煎湯,0.5~1兩。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