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青葙花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出自《江西草藥》。
【拼音名】Qīnɡ Xiānɡ Huā
【別名】筆頭花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莧科植物青葙的花序。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Celosia argentea L. 采收和儲(chǔ)藏:花期采收,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一年生草本,高30-90cm。全株無毛。莖直立,通常上部分枝,綠色或紅紫色,具條紋。單葉互生;葉柄長(zhǎng)2-15mm,或無柄;葉片紙質(zhì),披針形或長(zhǎng)圓狀披外形,長(zhǎng)5-9cm,寬1-3cm,先端尖或長(zhǎng)尖,基部漸狹且稍下延,全緣;ㄖ趺埽鯙榈t色,后變?yōu)殂y白色,穗狀花序單生于莖項(xiàng)或分枝頂,呈圓柱形或圓錐形,長(zhǎng)3-10cm,苞片、小苞片和花被片子膜質(zhì),白色光亮;花被片5,白色或粉紅色,披針形;雄蕊5,下部合生成杯狀,花藥紫色。胞果卵狀橢圓形,蓋裂,上部作帽狀脫落,頂端有宿存花柱,包在宿存花被片內(nèi)。種子扁圓形,黑色,光亮。花期5-8月.果期6-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坡地、路邊、平原較干燥的向陽處。 資源分布:全國(guó)大部分地區(qū)均有野生或栽培。
【性味】苦;性涼
【功能主治】涼血止血;清肝除濕;明目。主吐血;衄血;崩漏;赤。谎;白帶;目赤腫痛;目生翳障
【用法用量】?jī)?nèi)服:煎湯,15-30g;或燉豬肉等服。外用:適量,煎水洗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