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水韓信草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出自《南寧市藥物志》。
【拼音名】Shuǐ Hán Xìn Cǎo
【英文名】Herb of Glabrous Torenia
【別名】藍花草、水遠志、倒膽草、老蛇藥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玄參科植物光葉蝴蝶草的全草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Torenia glabra Osbeck. 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光葉蝴蝶草 多年生草本,匍匐或披散。人株近無毛或被短硬毛。莖柔毛弱,四棱形,近基部節(jié)上生根,多分枝。葉對生;葉柄長1cm;葉片卵狀三角形至卵形,長1.5-3cm,先端銳尖,基部寬楔形,邊緣具鈍齒。花單位朵假腋生或1-4朵在枝端集成傘形花序;花梗粗壯長于葉,結(jié)果時長于葉2倍;苞片線狀;萼筒狀,稍向前彎曲,花期長1-1.5cm,果期延長,具不等的5翅,翅寬約1mm;花冠紫色,少藍色,長約2cm,檐部長約0.5cm,上唇2裂,全緣或微凹,下唇3裂;雄蕊4,前面2枚雄蕊的花絲近基部有短盲腸狀附屬物。蒴果內(nèi)藏于宿萼中。種子有格狀飾紋,黃色;ㄆ5-8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谷,路旁及潮濕草地上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四川、貴州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【性味】味甘;微苦;性涼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利濕;解毒;散瘀。主熱咳;黃疸;瀉;血淋;疔毒;蛇傷;跌打損傷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外用:鮮品適量,搗敷衍。
【各家論述】 1.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清涼解毒,止血止痛。治蛇傷,痢疾。 2.《貴州藥植目錄》:清熱解毒,利濕,止咳,化瘀。治黃疸,血淋,風(fēng)熱咳嗽,腹瀉,疔毒,跌打損傷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