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水莧菜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湖南藥物志》
【拼音名】Shuǐ Xiàn Cài
【別名】仙桃草、結(jié)筋草(《湖南藥物志》),細葉水莧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
【來源】為千屈菜科植物水莧菜的全草。夏季采收,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一年生草本,高7~30厘米,全體無毛。莖直立,有4棱,常多分枝。葉對生或稍近對生,披針形、倒披針形或狹倒卵形,長1.5~5厘米,寬0.2~1.2厘米,先端鈍,基部漸狹成短柄或無柄。聚傘花序腋生,具短梗,有密集的花;苞片小,條狀鉆形;花萼鐘形,長約1毫米,萼齒4,正三角形;無花瓣;雄蕊4枚,生于近萼筒中部,與花萼裂片等長或較短;子房球形,花柱長約為子房之半,約0.4毫米。蒴果球形,紫紅色,直徑1~1.5毫米,在中部以上不規(guī)則的蓋裂;種子多數(shù),細小,近三角形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長在田間、路邊潮濕處。分布于云南、華南至秦嶺地區(qū)。
【性味】《湖南藥物志》:苦澀,微寒。
【功能主治】 ①《湖南藥物志》:消瘀,止血,接骨。 ②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葉:治風濕。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2~3錢;研末或浸酒。外用:搗敷或研末撒。
【附方】 ①治內(nèi)傷吐血:水莧菜二錢,瓜子蓮三錢。水煎服,每日服三次。 ②治用力過度,勞傷疼痛:㈠水莧菜全草三兩,酒一斤浸泡,早晚服一小杯。㈡水莧菜全草二錢。研末,開水沖服。 ③治外傷出血:㈠水莧菜一兩,焙干,冰片三分。共研末,撒傷處。㈡水莧菜、鵝不食草,搗爛敷傷處。 ④治跌打損傷:水莧菜全草,搗爛,對燒酒服。 ⑤治骨折:水莧菜全草,搗爛敷。 ⑥治蛇咬傷:水莧萊全草一錢,蛇不過一錢半,大蒜一瓣。搗爛敷。(選方出《湖南藥物志》)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 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