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小扁草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拼音名】Xiǎo Biǎn Cǎo
【別名】草蘭花、竹葉蘭、蘭草花、小蘭花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鳶尾科植物尼泊爾鳶尾的根莖或根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Iris dacora Wall.[I.nepalensis D.Den] 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鮮用或切片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尼泊爾鳶尾 多年生草本,高40-60cm。基部有大量老葉鞘纖維。根莖短而粗;根簇生,肉質(zhì),膨大成紡錘狀,長可達10cm。葉基生,排成2列;葉片條形,花期葉長10-28cm,寬2-8mm,果期長可達60cm,寬6-8mm,先端漸尖,有2-3條縱脈,全緣,基部抱莖。花莖高10-25cm,直徑2-3mm,果期花莖高達35cm,中、下部有1-2枚抱莖的披針形的莖生葉,上部具3-4個分枝;苞片3枚,內(nèi)含2花;花梗長1.3-2.1cm;花藍(lán)紫色或淺藍(lán)色,直徑2.5-6cm,花被裂片6,排成2輪,花被管長2.5-3.5cm,向上擴大成喇叭狀,外輪中脈上具橘黃色須毛狀附屬物,內(nèi)花被裂片狹橢圓形或倒被外形;雄蕊3,長約2.5cm,花藥淡黃白色;子房下位,三棱狀卵形,長1.2-1.5cm,直徑5-7mm,花柱分枝扁平,拱形彎曲,先端2裂,邊緣具疏齒。蒴果卵圓形,長2.5-3.5cm,直徑1-1.2cm,先端有短喙;種子盤狀,扁平,黑褐色;ㄆ6月,果期7-8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500-3000m的荒坡或巖縫中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根含尼鳶尾黃素(irisolone),尼泊爾鳶尾立黃酮(irisolidone)。
【性味】甘;平;有毒
【功能主治】補益肺腎;活血解毒。主肺虛咳嗽;腎虛腰痛;坐骨神經(jīng)痛;傷腫;疔瘡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,或浸酒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【注意】孕婦禁服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 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