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小九節(jié)鈴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出自《云南中草藥》
【拼音名】Xiǎo Jiǔ Jié Línɡ
【英文名】Root of Hairless Rockvine
【別名】小五爪龍、五爪金龍、小紅藤、小紅花、鋼絲絆、小紅袍、跳三步、石猴子、九節(jié)蓮、飛石蓮。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葡萄科植物無毛崖爬藤的根或全株。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Tetrastigma obtectum (Wall.)Planch.var.glabrum(Levl.et Vant.)Gagnep.[Vitis potentilla Levl.et Vant.var.glabra Levl.et Vant.] 采收和儲(chǔ)藏:秋、冬季采收,除去泥土,洗凈,切片,鮮用呀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無毛崖爬藤 多年生攀援藤本,長(zhǎng)3-5m。全株無毛。根肥大,紡錘形,外皮紫紅色,質(zhì)堅(jiān)韌。纏繞莖細(xì)長(zhǎng),表面有細(xì)溝紋;卷須不分枝,卷曲。掌狀復(fù)葉互生;小葉5,橢圓狀披針形,中間1枚最大,基部2枚較小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邊緣具淺波狀鋸齒,上面綠色,下面灰白色;s性,異株;傘房花序排列成聚傘花序;花小,黃綠色。漿果球形,肉質(zhì)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600-1500m的山坡雜木林中或陡壁處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西、福建、臺(tái)灣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等地。
【性味】辛;溫
【歸經(jīng)】脾;腎經(jīng)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(fēng)除濕;活血能絡(luò)。主風(fēng)濕痹痛;跌打損傷;外傷出血
【用法用量】?jī)?nèi)服:煎湯,10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適量,搗敷;或研末撒。
【各家論述】 1.《云南中草藥》:接骨生肌,止血消炎。治骨折,瘰疬,外傷出血。 2.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舒筋活絡(luò),止血生肌。治跌打損傷,風(fēng)濕痹癥,關(guān)節(jié)筋骨疼痛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 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