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向天蜈蚣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福建民間草藥》
【拼音名】Xiànɡ Tiān Wú Gōnɡ
【別名】葉頂珠、鐵精草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。
【來(lái)源】為豆科植物田菁的根及葉。夏季采收,鮮用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半灌木,高可達(dá)2~3米。莖直立,分枝,近禿凈或被少數(shù)散生緊貼的毛,枝及葉軸平滑或有時(shí)有小凸點(diǎn)。雙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,長(zhǎng)15~30厘米;小葉20~30對(duì),線(xiàn)狀矩圓形,長(zhǎng)8~20毫米,先端鈍而有小銳尖?偁罨ㄐ蛞干L(zhǎng)3~10厘米,疏散,有花3~6朵;萼綠色,禿凈,長(zhǎng)4~5毫米,裂齒短而尖;花瓣淡黃色,長(zhǎng)約1厘米,旗瓣有紫色斑點(diǎn);雄蕊2束;子房線(xiàn)形,花柱內(nèi)彎。莢果圓柱狀條形,直或梢彎,長(zhǎng)15~20厘米,寬約3毫米,有尖喙,種子25~30顆;ㄆ9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地、原野。分布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臺(tái)灣、廣東等地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木質(zhì)部含氮0.02%、灰分0.71%、戊聚糖19.41%、纖維素56.21%、木質(zhì)素20.40%。韌皮纖維含氮0.27%、灰分4.03%、戊聚糖13.69%、纖維素52.48%、木質(zhì)素13.10%。
【性味】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甘微苦,平。
【歸經(jīng)】《泉州本草)):入心、腎、膀胱三經(jīng)。
【功能主治】 根:治下消,婦人赤白帶。葉:治尿血,毒蛇咬傷。
【用法用量】?jī)?nèi)服:煎湯,0.5~2兩;或搗汁。外用:搗敷。
【附方】 ①治男人下消,婦女赤白帶:向天蜈蚣鮮根一兩,銀杏十四粒,冰糖一兩。水煎服。 ②治糖尿。合蛱祢隍减r根五錢(qián)至一兩,淮山藥一兩,豬小肚一個(gè)。水煎,飯前服。 ③治尿道炎,小便尿血:向天蜈蚣鮮葉二至四兩。洗凈,搗爛絞汁,約一小杯,調(diào)冰糖少許燉服。 ④治毒蛇咬傷:向天蜈蚣鮮葉二兩。搗爛,絞汁,入黃酒二兩,燉服;渣敷患處。(選方出《泉州本草》)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 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