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鷓鴣腳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出自《陸川本草》
【拼音名】Zhè Gū Jiǎo
【英文名】Chinese francolin Claw
【來源】藥材基源:為雉科動物鷓鴣的腳爪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Francolinus pintadeanus(Scopoli) 采收和儲藏:宰殺后取下腳爪,烘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鷓鴣,體長約30cm。嘴短,雄者黑色;雌鳥上嘴角色,下嘴肉黃色。虹膜褐色。額和頭側(cè)幾至頸項均棕色,眉紋黑色;頰部白色,下緣有黑紋;頦和喉均白色。上背黑,滿布橢圓形白斑,羽端綴以栗色;下背至中央尾羽也黑,雜以波狀狹,外側(cè)尾羽端部純黑;肩部栗色;覆羽暗褐,均有白點;飛羽暗褐,具白色橫斑,最內(nèi)側(cè)飛羽與肩羽同。胸、上腹與上脅均黑色而密綴顯著的眼狀白斑,至下脅則轉(zhuǎn)為自羽而雜以黑斑;下腹棕白。尾下覆羽棕色。腳短,橙黃色以至紅褐色。雌鳥黑色較純而沾褐色;白斑與紋均帶桂冠色;下體變?yōu)樽匕,雜以黑色橫斑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常棲于山地灌叢和草叢中主食谷粒、豆類及其他植物的種子,亦兼吃昆蟲。 資源分布:分布我國南部各地。
【性味】味甘;性溫
【歸經(jīng)】腎經(jīng)
【功能主治】消腫止痛。主中耳炎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適量,煅研為末,吹耳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 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