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,我們對診治30例以上共23篇報道進行了統(tǒng)計,其用藥特點如下表。
應(yīng)用頻度(例)
|
報道文獻(篇)
|
藥 物
|
>1600
|
17~18
|
柴胡、當歸。
|
1000~1500
|
10~13
|
香附、白芍、白術(shù)、甘草。
|
7~8
|
鹿角霜、瓜蔞皮。
|
500~999
|
4~10
|
茯苓、王不留行子、仙靈脾、橘核、延胡、郁金。
|
100~499
|
3~9
|
制鱉甲、牡蠣、赤芍、川芎、薄荷、青皮、丹參、莪術(shù)、蛇舌草、夏枯草、黃芪、半夏、陳皮、海藻、昆布、川楝子、生姜、絲瓜絡(luò)、土鱉子、三棱、乳香、沒藥、山慈姑、土貝母、漏蘆。
|
從表中所列可知,累計例數(shù)在100例,臨床報道在3篇以上者共涉及藥物39味,其中以柴胡和當歸使用頻度最高。由于七情內(nèi)傷是乳腺增生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,而柴胡向為疏肝理氣之要藥,“其氣味輕清,能于頑土中疏理滯氣,故心腹腸胃中,凡有結(jié)氣,皆能散之也”(《本草經(jīng)解》),而有“為婦科妙藥”之稱(《重慶堂隨筆》)。當歸辛溫味甘,專能補血,因其氣輕而辛,故又能行血,補中有動,動中有補,誠為血中之氣藥。肝為剛臟,體陰而用陽,柴胡疏肝氣,當歸則補血、和血,以柔肝木,一疏一柔,相互配合,則肝體疏達,氣血調(diào)和,則百病不生也。其次用藥頻度為香附、白芍、白術(shù)、甘草,亦為理氣疏肝,和血健脾之藥。上藥實為逍遙散方劑之主體。逍遙散是為肝氣郁結(jié)而專設(shè),既補肝體,又助肝用,調(diào)中解郁,疏泄和中,諸證自己,故有逍遙之名。大量資料表明,在逍遙散的基礎(chǔ)上適·當化裁治療本病,取得了良好的療效。此外化痰、軟堅、活血、通絡(luò)的藥物亦為治療本病之多用。由此可見,用藥規(guī)律的統(tǒng)計結(jié)果基本與臨床辨證分型一致,因而顯示出中醫(yī)藥治療本病的可喜前景。值得一提的是,有學者認為蟲類藥具有走竄最捷,攻堅最力,搜剔消蝕,可化堅解凝之功效,用于治療乳癖有較好效果。目前運用不多,尚有待進一步驗證。
|